作者:ygchurch 日期:2023-07-09 18:26
這禮拜又有了有關憂鬱症的新聞,在臉書上就看到基督徒老師所寫的文章,也在談論憂鬱這件事,在最後卻寫上了「同學,我們是屬上帝的,不是悲風苦雨下的作弄人」。看完後第一個想法是,背風苦雨下的作弄人難道不能是屬上帝的人嗎?然後我就直接想到的約伯,這位聖經裡面最典型的「背風苦雨下的作弄人」,不也正是屬上帝的人的範型嗎?這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信仰之於憂鬱,難道我們能提供的都還只是一種「信仰正能量」的宣告嗎?
[閱讀全文]
作者:ygchurch 日期:2023-07-01 23:41
聖經裡面若不注意,還真的不太會發現用現在觀點很難接受的記載,像是「暗蘭娶了自己的姑姑約基別;她生了亞倫和摩西。暗蘭活到一百三十七歲。」(出埃及記6:20,現代中文譯本2019)說實在的,近親通婚或是親屬婚姻在聖經裡面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只是以現代所謂的遺傳學或是倫理學來看,就顯得格格不入了。想到了很久以前的流行歌「故事的真相」,這會是令人驚恐的真相嗎?還是我們要說聖經裡面「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呢?
[閱讀全文]
作者:ygchurch 日期:2023-06-24 23:37
你相信「直覺先來,策略推理後到」這個法則嗎?要小心回答喔,因為我們可能在回答的時候,就已經貫徹了這個法則。這是在《好人總是自以為是》這本書裡面的第三章所談論的,書中談到:「人總是習慣性地自以為是,一開始是快速又強烈的直覺,接著是事後推理。」這還滿有意思的觀察,人們總是編出很多正當的理由,來合理化直覺。
[閱讀全文]
作者:ygchurch 日期:2023-06-19 23:01
書名:新約、舊約聖經名畫
出版社:藝術圖書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1/01/30
作者:何恭上 介紹人:陳琪琪

[閱讀全文]
作者:ygchurch 日期:2023-06-17 19:34
前兩天看到一篇文章談到寫作可以療癒身心,看完之後自己就笑出來了,因為從事所謂的「寫作」,若從神學院畢業2009年傳道開始到現在2023年,都已經14年了,好像還沒感受到有什麼療癒發生,倒是有的時候有壓死線的壓力。自己想了想,所謂的療癒,應該是因為透過書寫,就像是在整理自己的思緒與心情,療癒並不是在說好起來了,而是我們的心靈有了重新梳理的契機,在這梳理的過程裡面,我們可能就會找到了生命的出路。
[閱讀全文]
作者:ygchurch 日期:2023-06-10 23:38
最近這一個月以來,台灣社會顯得很不平靜,起先是校園歧視的風波,從高中到大學校園,看似出於玩笑跟反諷,其實都表現了滿滿的歧視惡意。到最近這一週#Me too事件陸續爆出,一方面或許我們的社會已經開始有著讓人可以勇敢說出受侵害的經驗,另一方面也讓我們可以看到,這所謂道德社會的成,其實還很遠。
[閱讀全文]
作者:ygchurch 日期:2023-06-03 23:00
「牧師,一直去參觀廟宇,好嗎?」這次去泰國的輕旅行,若要用一句話來註解的話,應該就是這句了,只是不會用問號,而是會用驚嘆號的肯定句。出發前大概有看了一下行程,跟上網去看看這些景點的內容,就是大概看一下而已,真的到了當地的時候,其實有點被震撼到。雖然多數的古廟都是建築遺跡,但在其中的規模是可以想像當時的宗教規模。或許,對讀神學跟信仰的角度來看,是還滿有火花的,但對學宗教的人來說,這可是大好的機會認識、了解一個完全不同的宗教傳統。
[閱讀全文]
作者:ygchurch 日期:2023-05-27 23:51
最近台灣社會因為幾個「歧視」事件而引起了大眾高度的討論,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在於這些發生令人難過的事件都是台灣頂尖的教育場域,無論是台中高中名校園遊會或是台北頂大的系學會選舉,都讓人不禁在問,我們的教育出了什麼樣的問題呢?但仔細想想,真的是我們的教育嗎?還是更大的結構性的環境呢?老實說,電視中出現的政治人物會有歧視言論的也不是沒有,就像最近也有偷拍事件延燒,但中部的議員竟然脫口說出檢討被害人的話,那更別說在網路上更多充滿敵意的言論了。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