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跨出界線的創造性

這個時代有沒有生來就瘸腿的人?有,儘管時代進步了,可是他們還是被認為是不正常。曾經聽聞有一位在台中教書的教授,在電視節目上,公開的說:「若有一個人生來是兔唇,或是少了一隻手,我們不能說他是自然的。」聽到這樣的話都會覺得很生氣,如果這樣的孩子是不自然,那怎樣才是自然!我們很容易就存在著正常與不正常、自然與不自然的分別能力。記得自己神學院畢業剛去牧會的時候,就去探訪一個正要接受兔唇手術的孩子,這孩子的母親其實也會擔心別人怎麼看待他,會不會被恥笑。可是聖經告訴我們,那並不是有沒有罪,或是自不自然的問題,那是上帝的榮耀。

[閱讀全文]

選擇與被選擇

古希臘有一則關於生命的選擇的寓言故事,說到人們在遇到許多無法理解的事情的時候,總是像著眾神呼喊著,宙斯回答:「命運到來的時候,你無可選擇,你是注定要被命運選擇的。」人們聽到這些,就說:「可是,當我在被選擇之後,我又該做些什些呢?」在被選擇之後,你就要開始選擇了。」宙斯答道。人生是否在選擇與被選擇之間造就了現在的我們?

[閱讀全文]

思考改變的難處

「靠著耶穌聖名,靠著耶穌聖名,我們必能得勝!」小時候唱得詩歌,若加上動作,總能表達出趕鬼的能力與權柄。用一個比鬼能力更強的名,命令另一個鬼出來,大概就是在福音書裡面可以理解的面向。這也是為什麼當很多人看見耶穌趕鬼時,會說他是靠著鬼王的名與能力,才能作這件事,才有這樣的能力。但既然要找一個更強大的後盾作為能力的來源,那還有誰比耶穌更有力量、更有權柄呢?

[閱讀全文]

母親像月亮一樣嗎?

母親真偉大,大家都會唱著:「母親像月亮一樣,照耀我家門窗,聖潔多麼慈祥,發出愛的光芒。.........」查了網路上的歌詞,才知道原來還有第二節歌詞說著母親像星星一樣。不過倒是也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就是有本書的書名叫做『母親像月亮一樣,所以老娘有陰晴圓缺怎麼了嗎?』看到這書名真是會心一笑,因為跟自己在想的事不謀而合。

[閱讀全文]

愛 的 語 言

不知道大家有沒聽過「愛的五種語言」,就是肯定的語言、精心的時刻、服務的行動、身體的接觸以及禮物的贈送。這五種應該看字面就可以知道其代表的內容是什麼,肯定的語言就是讚美、肯定等等的表達,給予對方這些帶著肯定的用語;精心的時刻像是在紀念日當中特別設計或是安排地點、場景;服務的行動就是為對方做些具體的行動;身體的接觸就像是擁抱、牽手之類的,而最後一種是禮物的贈送不外乎就是送給對方禮物。每一個人對這五種愛的語言的感受度與接受度都不一樣,像我自己就是很喜歡擁抱的人,所以我的大學輔導從以前到現在,只要看到我就一定會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

[閱讀全文]

創造的雜想

不知道大家覺得聖殿跟宇宙有什麼關係?或是說在創世記一開始所談到的伊甸園跟聖殿又有什麼關係?以賽亞書66章一開始說:「天是我的座位;地是我的腳凳。你們能為我造怎樣的殿宇呢?哪裏是我安歇的地方呢?這一切是我手所造的,這一切就都存在了。」在華爾頓所寫的《被遺忘的創世記》提出用宇宙論的觀點來看創造敘事,這是很有趣的觀點,他在書中寫道:「聖殿是一個微觀宇宙,伊甸園是聖所的原型,是神聖的空間,比鄰於神的臨在之處。」(《被遺忘的創世記》,p.107)他把創世記當中的創造敘事作為宇宙聖殿功能起源地描述,而不是在談論物質起源的故事。

[閱讀全文]

出 一 張 嘴

「出一張嘴」,曾經在永和頂溪站附近的公車站牌看過這一間店,是一間燒烤店,想說用這個當店名,是因為這間店的服務很好,進去享用餐點的都有專人桌邊燒烤服務,所以客人只要「出一張嘴」就好。還是強調民以食為天,吃個燒烤剛剛好而已,「出一張嘴」就是滿足人們最基本的肚腹之慾。這幾年也許因為疫情的關係,這間店也已經沒有營業了,不過倒是發現在台北市還是有這間燒烤店,且換了個名字繼續營業中。

[閱讀全文]

從抗拒到盼望

上個星期日下午開完長執會、小會之後,打開手機看看臉書的訊息,就看到了學姊離世的消息了。在禮拜後有弟兄來跟我說,記得一定要去看學姊,即使再大的哀傷也要去看,但已經沒有機會了。14:28,這個時間我想我會記住一輩子,其實當天家屬就已經決定要拔管了,當真實來到還是很令人難以承受。當天晚上一如往昔的跟教會很熟識的長輩吃飯,在看到她的當下,眼淚就整個潰堤了,在百貨公司餐廳外的走廊上痛哭,用力地擊打倚靠的裝潢隔間牆。那是一種生命缺少了甚麼感覺,上一次這麼痛的感覺是父親離世的時候,這一次,其實我不知道要多久才會好。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