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gchurch 日期:2025-05-31 19:16
這禮拜有聽到同工問我,能不能針對青少年有什麼信仰基要真理的教導,或許從「禮拜」開始談起,畢竟對我們來說,所有的聚會其實都可以是一種禮拜的形式。在我們的傳統中,禮拜是以講道為基礎來設計的,所以也會看到許多禮拜堂的設計講台都是放在中間,這當然跟加爾文的禮拜神學有很大的關係。
[閱讀全文]
作者:ygchurch 日期:2025-05-24 18:58
前一陣子在臉書上看到有關寵物告別式討論的相關文章,這是個很有意思的議題,現代人的家庭很多都有飼養寵物,雖說寵物的類型可能形形色色都有不同,但對生命本身的疼惜與看重應該都是相同的。像家裡就養了汪星人,就會很注意有關狗狗或是寵物的消息。這個議題事實上在實務面上的操作,已經有很多禮儀公司都在從事有關寵物的離別禮儀,也就是說這已經是現代社會必須要認真面對的課題。從宗教的角度來看,以「生命」的角度出發,或許可以給我們更多不同的看見跟思考。
[閱讀全文]
作者:ygchurch 日期:2025-05-10 22:56
這個星期在我們這麼多政治上的烏煙瘴氣的消息中,可以帶來一個嶄新未來的好消息是新的教宗已經選出來了,這位教宗讓人感到興奮的不只是他的國籍,還有他是一位「理工男」,這點在網路上倒是形成一片歡呼。日前聖方濟離世的澆息傳出,就讓人感到「秘密會議」電影這麼快就很真實地呈現在大家眼前,無論是對梵蒂岡或是世界的人們,無一不在企盼「白煙」裊裊升起之時。當然,我們也在禱告中紀念新教宗的產生,這對事對世界局勢有著深刻影響的人物之一。
[閱讀全文]
作者:ygchurch 日期:2025-05-03 21:58
這禮拜台灣的地方宗教盛事,應該就屬白沙屯媽祖繞進活動。曾有兄姊來跟我分享,很擔心自己的家人跑去參加媽祖遶進活動,我卻直言「很好啊」。或許大家會覺得怎麼從一個牧師口中說出近似支持的回應,有失作為福音宣講者的樣貌。但在很好啊之後,其實是一連串的「理解」,因為接著說就去關心家人參與的過程,每天急行軍的路程,去理解家人為什麼想要去參加,是帶著什麼樣的心情或是期待去參加。這些問題看似平常,但事實上也是許多未信主家人的疑問,也會疑問著為什麼我們要花這麼多時間上教會,要花很多時間禱告、讀聖經等等。若果說我們尋求心靈的平安,從宗教的角度來看,參與在繞進活動,可能也是一種尋求平安的過程與方式,只是我們完全不了解而已。
[閱讀全文]
作者:ygchurch 日期:2025-04-26 14:17
從神學院畢業到教會服事,受到主任牧師指派,開始參與在教會聚會的科大大專團契。早期教會因為看見鄰近的台北科技大學學生的需要,就開始了關懷與接待的服事,漸漸地就成立團契,進一步擴展關懷幾個不同的科技學院的學生,組成科大聯合團契。在參與大專的服事中,也成為團契與教會之間的橋樑,資源共享、彼此協助,像目前教會的華語禮拜司琴、陪讀班課輔老師,都是邀請大專學生一起來協助,也有畢業生繼續在我們當中一起服事與敬拜。
[閱讀全文]
作者:ygchurch 日期:2025-04-19 18:28
今年北四區信義小區受難日聯合禮拜在教會舉行,從前幾年開始,北四區就將全區域的聯合性聚集大禮拜的方式,改為以較小區域的連結方式。今年分為信義區、松山南港區以及汐止區,各區域可以在受難日舉行聯合禮拜,也可以在今天復活節,就像汐止區一樣,舉行復活節聯合禮拜。這次因為是主要場地舉行的教會,自然也就主要設計禮拜的進行,無論禮拜如何設計,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夠來參與的弟兄姊妹一起思考跟紀念耶穌所成的事。
[閱讀全文]
作者:ygchurch 日期:2025-04-05 22:59
在台灣要信耶穌,可能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祭祖」。以前會聽過家族中若要信耶穌就會被數落說「死無人拜」,但真的是這樣嗎?或許在宗教信仰上的差異所帶來的是誤解,因為不是很了解以至於有這樣的說法。每個宗教都有其「祭祖」的方式,基督教當然也不例外,只是我們在看得見的「禮儀」中並沒有那麼多的程序或是步驟,就好像感覺沒有那麼重視這樣的節日。
[閱讀全文]
作者:ygchurch 日期:2025-03-29 20:09
如果你知道生命本該在某個時刻可能會結束,但卻突然地有了新的開始,你會如何繼續活著?這禮拜去參加了在傳道服事期間的教會退休牧者的告別式,如果保羅生命的轉變契機在於大馬士革的路上,那這位退休牧師的契機就在於神風特攻隊的悲壯裡。在他年僅20歲就被迫在戰爭中要以特攻隊的壯舉為國捐軀之時,但兩顆原子彈改變了一切,日本宣布戰敗,戰爭結束了,神風特攻隊成了歷史,而牧師也開始了完全不一樣的人生。牧師說他本該在20歲就死去的,後來多的每一個日子都是上帝的恩典。他是台灣生命線之父鄭連德牧師。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