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逃跑的不勇敢
作者: ygchurch 日期: 2025-07-12 21:41
這次的服事又再次地想到他,也想到他們夫婦倆有一年回到台灣也是述職報告,我們便約了見面分享彼此的生活。他那時知道我正在讀神學院,便跟我說他們很需要有受過正統神學訓練的同工,因為在裝備在地信徒的過程裡,這是他所欠缺的,即使他受過很完整的門徒訓練課程,但神學的專業還是必須的。在分享過結束的時候,師母拿起一雙拖鞋,跟我說這是老師在泰北最常穿也最舒服的鞋子,說要送給我,然後也拿了一個小小莊著泰銖的紅包。感覺上,他們倆老好像很希望我在畢業後可以去他那邊,跟他們一起服事。送了象徵性的鞋子與金錢,好似在預備著什麼。
塵封已久的悸動,或許道盡了是自己的不勇敢,畢竟也不是完全沒想過這件事,只是不敢多想,因為曾聽過在那地所發生的種種事蹟。像是要帶著弟兄姊妹躲避游擊隊的攻擊、要幫助當地居民學習謀生的方式等等的,教導神學應該是沒什麼問題,但像這種聽起來就很不可思議的生活,想到就打了退堂鼓。因此,昨天在講台上聽著在緬甸發生的這些神蹟奇事,真的是在感動之中,就是滿滿的respect。
如果黃老師還在,看到我還會不會希望我可以一起過去呢?還是他會鼓勵我在這塊土地上做好上帝僕人的職分?不知道,上帝的宣教或許就是在這些生命的掙扎裡不斷地向我們展開,很多時候不單只是看見宣教地的神蹟見證,更多的時候是看見作為一位在地化的宣教士,怎麼去過一個完全異地的生活與文化。在台灣的教會經驗,充斥著許許多多宣教士的足跡,無論是我們熟知的馬偕、吳威廉、馬雅各,或像是耶穌會、白冷差會的神父們,在他們的身上看見最大的神蹟,就是他們可以完全成為另一個宣教地國家的人。
跳脫一種安全的舒適圈或許就是信仰最大的挑戰,上帝宣教的呼召,不一定是去到異地,更多的是在我們處境化的日常中,在深入我們接地氣的生活裡,在個我們已經太習以為常的教會生活。述職與差派,也會是我們每一個人要去做的,向人見證、報告上帝恩典的工作,並領受感動與祝福進入我們的日常。願我們都作上帝宣教的同工,聆聽「來幫助我們」的呼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