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由 的 代 價

上週因為談到「保羅新觀」,這週想說利用一點時間來看看一些文章,不過發現幾乎都是對保羅新觀的評論。這個存在於神學界的討論要如何普及於教會弟兄姊妹的認知當中,老實說應該很難,而且好像也不一定有什麼特別的效用。不過這其中倒是看到了自己一直困惑的部分,就是有文章說到「自由神學的中心是不信」。這讓我想了很久,為什麼自由神學的中心是不信呢?都已經不信了,還能稱為是「神學」嗎?而且經上不是說:「真理必叫我們得以自由」嗎?因為真理而自由,這不才應該是「正確」的路徑嗎?

這聽起來有點像是刻意的思辨,或是大搞文字遊戲。但神學若放在光譜的概念之下來看,這光譜上的每一個位置都應該是連接到上帝那一端,但怎麼在這光譜上的位置就會被人批評為「不信」呢?記得在讀神學院的時候,這些有關系統神學或是倫理學的學科分數都是所有科目最低的,可能是因為自己覺得思辨這件事是一件麻煩事,另一個因素應該就是覺得這些神學家們大概就是認為自己說的是對的,所以要極力去辯證自己所提出的論點。就像倫理學的滑坡理論,這一直被視為是謬論的論點,卻被倫理學拿來作為評斷「基督教倫理」的準則,這不就是在某個程度下一直要去證明自己就是對的。

針對羅馬書或是加拉太書,其實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就會看見不同的面相,就像要認識保羅的基督論就需要讀歌羅西書,要知道他的教會論可能就需要讀以弗所書。但這些都是後人去研究所歸納出來的論點,也絕對不會是百分之百保羅自己本身當時寫作的想法,更何況有些保羅書信可能是託名寫成的,又怎麼可能要強調這是所有保羅神學的面向呢?如果作者壓根不是保羅,怎能說是保羅神學?

但話說回來,聖經當中的一卷書信到底是不是保羅寫的,有損於上帝啟示在我們中間的真理與福音嗎?耶穌自己就是個「異議分子」,帶來了自由與解放,然後就被扣上了「褻瀆、不信」的大帽子,然後就被釘在十字架上了。連彼拉多自己都承認這不是羅馬法律的問題,是你們猶太人自己的問題,帶來自由的耶穌被處死了,難道這就是自由的代價嗎?作為真理本身的耶穌,賦予自由真義的耶穌,原來也是「不信」的唯一代表!!

這禮拜神學生子煥分享的「耶穌如何解構」這本書,我們的生命其實就在解構與建構之中,不斷地相互交替著。如果我們可以正視、接納「解構」的過程,相信我們能夠前進的距離就會再多一點。煥然一新的過程,拆毀應該是必經的歷程,建構以前也必有解構,保持著「自由」。也許會像耶穌一樣走向一段苦路,相信會是值得的生命旅程。跟著耶穌航向那生命偉大的航道吧!!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