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之路
作者: ygchurch 日期: 2021-10-31 23:03
不過,宗教改革是為什麼而來呢?難道單單對於「贖罪券」的反感就可以引發一連串的反抗行動嗎?即使在信仰上回歸到上帝恩典的普世化,事實上也好像無法改變人們對於他者的看法,就像馬丁路德在農民抗爭上的態度,提出對於「恩典贖罪」的綱要,但對於政治、人民之間的衝突,仍然是以高位的方式來看待的。這倒是很有意思的,如果贖罪券是一種以人的方式來挾制且扭曲上帝恩典的形式,在信仰上的解放是根植於上帝對於人們贖罪工作的體認。在這個層面上不就意味著在上帝之前,人人都是一樣的。可是遇到了社會經濟、政治面向,人人就不是一樣的,作為教廷一份子的路德,在宗教改革的面相看來是對抗的,但在宗教政治的權力位置上,其實還是教廷的一份子。
時間跳到2021年,我們還需要宗教改革嗎?作為改革宗傳統下的信眾,還是不是可以洞悉信仰是不斷改革前進的過程呢?最近有件很諷刺的事,就是宗教事務更顯著地以社會權位來詮釋,這或許也是後來整個資本主義社會與新教思想加乘的結果。也就是說在十六世紀整個社會環境普遍低弱的情況,並沒有因為教改而帶來對於弱勢群體的解放。事實上,解放神學是到了20世紀才興盛的。「贖罪券」在今日是不是也以某種形式存在於教會界當中呢?上帝恩典的賜予在我們的宣講中,已經被化約為某種條件式的禮物,無論條件是有形、無形的,都在強化了新形式的「贖罪券」。
聖經說「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又說「一天新似一天」,新造的人是不是一時刻的,過了就又變成了「舊的」,還是保羅所說的「新」是個動態前進的。看看我們的世界就知道,一直都在滾動變化,而且快速劇烈,被動適應還是主動應變,都會是「新」的可能性。在宗教改革紀念日的這一天,想想信仰是生活,還是信仰只是生活之一,這當中的分別會是什麼。外在環境不斷的在變化,我們好像在海中航行,時而平靜時而洶湧,我們就在這些變動中仍然繼續向著「偉大的航道」!
喔,對了,萬聖節也在這個時候,有機會再來談談最驚恐的「裝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