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永吉教會圖書館書籍介紹
作者: ygchurch 日期: 2025-09-29 13:50
書名:《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的危機》
作者: 林宗弘、洪敬舒、李健鴻、王兆慶 、張烽益
出版社:台灣勞工陣線 出版日期:2011/11/21
介紹人:楊悅伶
本書是一部深刻剖析台灣社會結構轉型困境的著作,聚焦於新自由主義浪潮下台灣所面臨的三大危機:財團化、貧窮化與少子女化。作者透過歷史回顧與政策分析,指出台灣自 1970 年代退出聯合國以來,雖然靠加工出口與國際貿易創造了「經濟奇蹟」,卻逐步走向「財團壟斷資源、政府讓渡公共利益」的路徑。1990 年代政黨競爭加劇,民進黨推動自由市場、弱化黨國資本壟斷,卻也讓新自由主義在台灣更加深化。到了 2000 年政黨輪替之後,政府多次以「經濟優先」為施政主軸,社會福利不斷被延宕或邊緣化,貧富差距與社會風險問題日益嚴重。
書中提出的「崩世代」概念,指的不僅是年輕一代面臨低薪、過勞、買不起房與養不起孩子的現實,更是一種社會全面失衡的危機。當財團透過金融、房地產與產業外移積累利益,勞工卻陷入工作貧窮;當國家長期忽視社會安全網建構,少子女化與高齡化問題則持續惡化。作者強調,若不正視這些結構性矛盾,台灣社會將面臨世代斷裂與制度崩解。
為了突破困境,書中提出「創新福利國」的構想,主張走向社會民主、偏左中間的發展路線。具體而言,政策應結合產業創新與社會福利,以「就業式成長」作為核心,確保產業發展能真正帶動國內工作機會;同時強調「製造業為本」,在產業鏈帶動下扶植社會服務業,創造永續且穩定的就業機會;更要推動「福利服務公共化」,由國家重新管制過度私有化的金融與房地產市場,保障普及且公平的社會福利。並提出具體八大社會政策,包括:管制資本外移、制定最低工資法與合理加稅、強化工會與勞動法院、擴大社會救助與青年創業基金、健全職災保險與勞動檢查、托育公共化與長照制度、檢討移民與外勞政策,以及推動二代健保與強制勞保。這些政策設計不僅回應當前困境,也展現一條從「崩世代」走向「公平世代」的可能道路。
本書不只是對台灣現況的批判,更是一份具體的政策藍圖。它提醒我們,經濟成長並不必然帶來社會公平,唯有透過結構改革、重視社會安全與分配正義,才能真正突破財團化與少子化的惡性循環。對關心台灣未來發展的讀者而言,這是一本不可忽視的警鐘與思考起點。
心得:
雖然《崩世代》出版於 2011 年,但回顧至今已經是 2025 年,書中所揭示的危機仍未獲得根本解決。貧窮化與低薪、過勞的處境仍壓迫著青年世代;少子女化與高齡化的社會挑戰也不斷惡化,托育與長照資源仍有不足之處。這讓我深刻感受到,作者所說的「結構性矛盾」並非短期現象,而是一種長期積累的社會病灶。換言之,《崩世代》不僅是十多年前的診斷書,更像是一面持續敲響的警鐘,提醒我們若沒有真正的制度改革與價值轉向,台灣社會將一再陷入同樣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