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個基督

上週在週報文章中寫道有關教會增長的分享,這禮拜就看到一位在印度宣教的牧者分享的文章,談及教會增長的美好願望是如何導致糟糕的事工實踐。這位牧師的觀察中提到有關教會增長是教會或牧者很正常的渴望,無論是在西方或是東方都是一樣的,因著這樣的渴望,導致許多的教會或是牧者不斷地尋找增長的策略。但這一關注卻將牧養帶往錯誤的道路上,我們都認為在了解人們真正尋找的極關心的東西,而在事工的推動上,也是不斷地思考怎麼樣才能滿足這些需求,像是正確的音樂、正確的事工,甚而正確的講道應用。但這些滿足需求的策略與事工,卻不斷地軟化了福音令人討厭的地方,加以裹上令人滿意的糖衣。

這位牧者很嚴厲的說,這是給了人們另一個基督,一位迎合自己需要慾望的基督,這位基督不談論罪的問題、不談論人們的悔改、不要求人們全方位的順服。人們加入教會,並不是因為想要一位被釘十字架的基督,也不願意背起十字架來跟隨。很有意思的當我們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得人,就是讓人們以什麼作為他們的上帝。這樣的觀察其實很根本的就在於我們所傳的「福音」是什麼,也在於人們如何理解福音。當福音只有成功、卓越、新的人生目標、完美的愛心群體,甚或是只有苦難、哀痛、困難,其實都不足以用來描述耶穌基督成就的福音行動。因為福音就是耶穌基督自己。

這禮拜結束了以弗所書的查經,無論是保羅是或是書信的作者,不斷地重申有關上帝在耶穌基督裡完成的工作,並給予許多教會生活的準則。在整理完所有的查經內容後,想著當時的人們是否跟我們一樣,在福音實質的內容上,開始加諸更多讓人們可以接受的糖衣,好使得人們在面對生活的課題時,可以更容易找到遵循的方向。還是對我們而言,那是另一個遙遠的世界,即使福音一樣,但在生活上的直接領受卻是天差地遠。因為我們最直接面對的議題是生老病死、喜路哀樂,甚至是更劇烈的生存問題。從耶穌的死與復活到我們直接的生活,這中間有多大的鴻溝呢?或許所有的增長策略都在自顧式的想要弭平這巨大的差異,好讓人們可以快速地在耶穌基督裡面,找到改變生活的方式,而且是變得更好。

或許回到耶穌的生命裡面,想想,祂所做的、祂所說的,有哪個是最讓我們深刻感動的。其實我們就會發現,扣除了醫病、趕鬼,祂一點都沒有讓人感到「成功」,反而帶著人們走上一條「不容易」的路。祂的門徒在談論成就,但耶穌卻走到最底層。作為基督的跟隨者,很理想的自然應該知曉耶穌的生平,至少祂的死亡與復活。但說真的,我們可能寧願相信一位廣大全能的萬世君王,而不是走上十架的耶穌。

這太複雜了,上帝啊,其實可以簡單一點,「有拜有保庇」就好了。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32